9 月 27 日,在国庆中秋双节将至的喜庆氛围中,中华土鸡产业迎来两大盛事 ——“2025 中华土鸡文化盛宴”于居庸关长城脚下璀璨启幕,同一天,“中华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两场活动分别以文化赋能与产业协同为核心,从品牌价值重塑与行业发展规划双维度发力,为破解中华土鸡行业 “有品类无品牌、有标准无合力” 痛点提供实践样本,共同勾勒 “中国食材” 品牌升级新蓝图。
01.文化盛宴:让中华土鸡成为有温度的文化符号
暮色中的居庸关长城蜿蜒如龙,青砖黛瓦间弥漫着土鸡与节气食材交融的香气。当激昂的《战鼓》响彻群山,一场连接千年饮食文明与现代产业革新的盛宴正式拉开帷幕。这场名为“2025中华土鸡文化盛宴”的活动,由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德康集团、湘佳股份、力源集团五大土鸡养殖龙头企业联合打造,以 “节气为谱、非遗为韵”,将中华土鸡的文化价值具象化呈现。
晚会现场,《舞动金鸡》的灵动舞姿与融合时令美学的《中华土鸡秀》轮番上演,来自产业界、烹饪界、营养学界等代表齐聚一堂,共赴中华土鸡文化体验之旅。国宴名厨林述巍亲自操刀,以五大企业特色土鸡为原料,打造 24 道二十四节气主题佳肴 —— 从立春的「椒麻冰脆鸡」、雨水的「东江盐焗鸡」,到清明的「清明酌魁」、立夏的「桂味手撕鸡」等等,每一道菜品都融合时令智慧与烹饪精髓,生动诠释 “顺时而食” 的饮食哲学。
这场盛宴的核心突破,在于将中华土鸡与长城、二十四节气、国宴厨艺等高价值文化符号深度绑定。中华土鸡推广中心秘书长钟怡群指出,此次联合五大头部企业、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地标推广中华土鸡,具有里程碑意义,让抽象的土鸡文化变得具体可感。活动中,与会嘉宾共同点亮象征产业腾飞的 “金鸡灯”,发布《中华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华土鸡产业正式以文化为引擎,开启品牌化升级新征程。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樊亮在致辞中表示,中华土鸡不仅是中国人味觉记忆里的 “乡愁”,更是乡村振兴与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一起努力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鸡”,饮食文化传播的“名片鸡”。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强调将持续推动土鸡产业标准化、品质化发展,为护佑中华美味瑰宝、推动中华土鸡产业永续发展,不遗余力!
02.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协同为基,共探产业升级路径
同日在北京举办的 “中华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聚焦 “产业协同与消费提振” 核心命题,近 30 位来自五大龙头企业的高管及上下游产业链代表展开深度研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在研讨会上指出,面对市场的新变化,行业需重视年轻消费者的新需求,积极应对。他建议中华土鸡产业强化龙头协同与统一标准,引领消费认知;协同产业力量,有组织地开展土鸡饮食文化推广活动,共同做大市场蛋糕;通过精准育种、科学养殖、完善加工冷链布局、营销链接多维发力等策略锻造产业优势;以消费需求为锚点控制产能总量,优化市场布局,推动“土鸡北上”,推动供给端增长与需求端扩容精准适配。
“市场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被分流转移了。” 华糖云商总策划、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首席研究员杜建坡认为,在行业竞争“内卷”不断加剧的当下,企业发展已经不在是单纯地聚焦规模,而是裂变为“用质价比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重构创造消费需求”两大方向。面对中国消费者日益显著的消费分级,中华土鸡的核心价值在于超越“解决吃鸡自由”的基础功能,转向“满足吃鸡美好”的高品质、高体验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土鸡产业更需要拥抱全渠道、拥抱新渠道。
03.破解中华土鸡行业痛点,推进协同发展
研讨会期间正式发布了《中华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现场嘉宾分别围绕团体标准建立、行业产能调控、消费提振、产业链延伸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产能调控方面,温氏股份董事兼副总裁秦开田提出,动物蛋白供大于求已成我国市场发展常态,行业需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持续引导消费、做大市场蛋糕,另一方面控制产能增幅,建议年产能增幅控制在10%以内。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谢青梅说,产能调控并非过度减产,保持适当产能是维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同时需在育种、管理上 “练好内功”。
产业链延伸与标准化建设成为研讨会共识。立华股份董事长程立力表示,黄鸡行业需以品质升级突围,目前立华已新增屠宰场布局,预计 2025 年屠宰产能提升至1.5亿只,并优化品种以适配屠宰分割需求;德康集团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舒鼎铭表示,消费者对中华土鸡品质认可度高,但需清晰定位目标群体,通过多维度推广触及品质消费人群。
力源集团禽事业部广西区总经理谢超建议,中华土鸡评定标准应围绕本土品种,按日龄、风味物质含量等理化指标分级,并成立标准评定委员会完善认定机制;力源集团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孙雪阳表示,集团依托饲料、养殖基础,已在广西开设超百家生鲜门店,禽肉产品涵盖整鸡、分割等,门店成为观察禽肉市场的重要窗口。
湘佳股份副总裁何业春认为,中华土鸡是未来高品质生活的趋势,但目前产业链与标准尚不完善。为此,湘佳通过完善标准、延伸产业链,推动“石门土鸡”自建冷链走向全国,成为首家土鸡生鲜上市企业;未来希望能与更多企业在品种和渠道上加强区域合作,共同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更多贡献。
温氏股份董事兼鸡业一部总裁温蛟龙指出,白羽鸡产业化模式对中华土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土鸡产业转型需在育种、养殖、加工等环节渐进推进,并强化食品创新、供应链与营销能力,同时注重与中式餐饮融合;温氏股份营销管理部助理部长成国新介绍,今年温氏在品牌建设上重点落地于 “2 馆、2 场、2 节、1 基地” 核心项目,未来将深化产业基地建设、配合中心完成团体标准制定。
04.双轮驱动:从 “产品” 到 “品牌”,开启产业新篇
无论是中华土鸡文化盛宴的文化赋能,还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产业协同,两场活动共同指向中华土鸡产业的核心升级方向 —— 从 “分散经营” 到 “标准统一”,从 “产品输出” 到 “品牌输出”。《中华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的发布,为产业建立统一品质标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提供了行动指南;而文化 IP 的打造,则让中华土鸡从餐桌食材升华为情感符号,显著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此次系列活动标志着中华土鸡产业进入 “联合发声” 新阶段。未来,以 “文化为魂、协同为基、共享为径” 的 “土鸡模式”,不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更将推动 “中国食材” 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餐桌,让 “中国人爱上中华土鸡”,让世界看见中华饮食文明的当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