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数字化转型热潮中,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全球产业新的格局。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及AI解决方案提供者,新华三集团不仅将AI视为技术生产工具,更将其定位为数字化转型的“通用底座”,通过“AI in ALL”“AI for ALL”战略,实现了从技术探索到行业赋能的跨越式发展。在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谌平看来,AI的价值不仅在于降本增效,更在于重构业务逻辑与创新范式,而新华三自身业务的AI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
AI能力:定义数字化转型的“通用底座”
谌平认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AI具有通用性和颠覆性两大显著特征。其通用性体现在能广泛应用于百行百业,如同电力和互联网一样,正在成为推动各领域发展的基础力量,也是未来企业能够高效运营的重要支柱;颠覆性则表现在它能极大地提升效率和产出,未来将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AI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它让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形成闭环。”在他看来,信息化解决了业务从线下到线上的问题,数字化解决了数据质量的问题和一定程度的分析决策,而智能化则通过AI实现决策效率质的飞跃,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在这一框架下,新华三将 AI视为数字化转型的“通用底座”,深度融入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未来企业的业务及运营等都是基于AI能力之上的。
深入实践:AI反哺业务,打造新华三自己的“智能运营系统”
作为AI技术的深度践行者,新华三率先将AI能力反哺于自身核心业务,打造了“十大系统级AI能力”,并注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链条中,形成“内生驱动、外化赋能”的双循环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谌平介绍道,在研发环节,AI 代码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三利用自身积累的大量代码数据,训练出最懂自身开发标准和框架的 AI 代码助手,目前,新华三1/3的代码是由AI生成,这一成果极大提升了开发产出效率。在员工中广为使用的AI翻译工具也是新华三内部使用率极高的一个工具,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AI翻译使语言不再成为障碍。上线至今,新华三的翻译工具累计翻译量已超过10亿字,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场景中,节约了大量的办公成本。新华三还将AI与自身知识库相结合,打造了“知道”这一智能问答平台,员工和客户都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获取关于新华三的专业知识。
谌平特别提到,“十大系统级AI能力”已整合为“AI助手”让新华三的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日均使用量已超3万次,其中代码采纳率高达35%,知识搜索获取效率提升90%。所涵盖的知识检索、代码助手、AI翻译等核心能力,跨越前端销售、后端研发以及业务支撑等全业务链,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智能运营体系,在新华三办公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了极大的降本增效作用。
经验输出:从“试点”到“领航”,护航数智未来
基于多年自实践,新华三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AI方法论。谌平提出三条核心经验:其一,企业应将AI基础能力建设视为未来 5 - 10 年的核心资产,加大投入,提前布局。AI 技术发展迅速,对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二,要用AI重构业务,让业务适应AI,而非让AI适配业务。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规划,充分发挥AI的优势,这是AI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其三,AI的基础是数据,企业要从有数据和高价值的场景切入,遵循 “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原则,快速验证、看到成效并规模化复制。AI应用不能一蹴而就,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在赋能百行百业方面,谌平总结道,新华三通过 “AI in ALL”策略,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全面融入AI能力,将帮助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AI for ALL”战略依托新华三灵犀使能平台,为客户提供零门槛、开箱即用的AI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AI能力落地转化;“AI in H3C”则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场景和方法论,让其他企业能够借鉴新华三的成功经验,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展望未来,站在AI技术热潮之巅,新华三将不断以自实践的范式赋能百行百业数智升级,躬身入局,书写中国智能时代的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