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8日至10日,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及FBIF食品创新展(FBIF超级选品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主题为“稳拓新域”。期间,央视网《产业观察》栏目与中国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展开对话。
对话实录整理如下:
问题1:您这次在FBIF带来的主旨分享,有哪些议题和新成果?
蒋士龙:大家好,刚才我在FBIF论坛主要是给观众们介绍一下飞鹤在研发上的一些创新,以及产品的布局。因为大家知道飞鹤现在是国内甚至全球婴幼儿奶粉销售额第一的企业。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不局限于婴幼儿,而是从婴幼儿扩展到儿童、青年、成年以及中老年人群全年龄段的产品布局。
问题2:飞鹤产品的布局变化,其基础和依托是什么?
蒋士龙:中国的老龄化加剧程度是非常快的。应对这种市场变化,我们就要给婴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更贴近母乳的产品。同时也要针对于中国老龄人群的生理和营养需求特点,来开发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产品。
问题3:您牵头进行的中国母乳数据库研究和建设目前进展如何?
蒋士龙:2022年飞鹤牵头承担了科技部的“十四五”的一个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主要是在中国建立饮食文化区的母婴队列,我们的考核指标要超过三千母婴队列。这个是在已有报道的队列研究里面是最大的队列。同时,要完成6000份以上母乳的检测。有了这个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母乳如何动态地变化。同时母乳成分的变化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什么?那么又有哪些因素,比如说饮食或环境因素,怎么影响母乳的成分,我们要建立这种关联,在此基础上来指导我们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个是我们此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
问题4:飞鹤在奶粉生产过程中,原辅料技术突破以及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有哪些成果?
蒋士龙:按我们国内的要求,婴幼儿产品里边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分都是来源于乳清。所谓的乳清,简单讲就是把牛奶做成奶酪,奶酪是固形物,排出来的液体,我们叫乳清。乳清里面含有的乳糖、乳清蛋白是婴幼儿必需的成分。现在因为我们中国奶酪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这个乳清制品几乎都依靠进口。大家知道近期中美贸易战现状下,这些原料很可能就进不来,或者说以你接受不了的价格进来。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飞鹤前几年就开始布局这个原料进行国产化。到现在我们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可以实现自己来生产乳铁蛋白、脱盐乳清、酪蛋白、乳清蛋白这些主要原料,来实现国产化了。随着我们对母乳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对婴儿来讲,母乳一定是她/他最好的食品。给她/他提供的婴幼儿奶粉更贴近母乳,这个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工作。
问题5: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差异,飞鹤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蒋士龙:我们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市场,比如像北美市场,我们在加拿大建立了自己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工厂,参照当地适合北美人群的母乳进行设计。我们现在正在布局走向东南亚市场,同时也在进行文献检索或是自己研究,或是联合当地的科学家一起来研究当地的母乳。我们会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区域来提供适合他们的营养需求的产品。
问题6:飞鹤未来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有什么规划?
蒋士龙:我们产品的目标人群可以分为婴幼儿和中老年人群,就是一老一小。下一步我们的婴幼儿产品要出海,除了市场端,我们在研发端也已经和国际接轨,联合当地的科学家们,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比如母乳成分等方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