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举行,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巅峰竞技,更在潜移默化中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为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24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将借助群众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热潮,传播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意志品质,传播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龙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的通知》,中国龙舟协会决定举办2024年“行走大运河”一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央视网共同组织举办,康连接体育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围绕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省市组织开展以龙舟和运河文化为主题、文体旅相融合的龙舟赛事活动。全国其他省(区、市)可参照8省市活动模式,充分考虑各地龙舟项目发展不平衡及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等特点,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依托当地文体旅游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相关龙舟赛事活动。以百姓喜爱的群体类活动为抓手,打造群众身边的品牌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以竞舟逐浪感受一城山水,以体育赛事激扬一城活力
作为国内首个以龙舟为核心串联大运河文体促旅项目,2024年“行走大运河”—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传承发扬龙文化、龙舟文化为首的中华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使赛事内涵更加丰富、赛事惠及人群更加广泛,为各地全民健身赛事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体育活力。
本次龙舟系列活动自4月8日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已在江苏泗洪、江苏赣榆、山东聊城、湖南常德柳叶湖、山东枣庄、江苏兴化、天津成功举行,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配套活动丰富,成功打造了一个个以文化为内核、以体育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的“央地合作”新典范。主会场活动拟于8月底在宁波启动,各分会场活动将在运河沿线的浙江杭州、江苏宜兴、河南郑州、北京、天津持续举行。
△ 主会场(浙江·宁波站)
江苏·泗洪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流淌过千年岁月的古汴河为龙舟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比赛条件和观赏环境。赛场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赛场下,文旅活动多姿多彩。赛场内外以龙元素为核心,形成水面龙舟竞速穿梭,岸上龙狮威武灵动,天上彩龙自由飞舞的“水陆空”三龙视觉盛宴,让传统龙文化焕发新活力。赛事活动周边广场设立的传统体育文化互动主题区,也大大增加了群众参与感。该活动不仅让市民观赏到精彩纷呈的赛事,也让省内各地选手领略到了大运河泗洪段的生态美景,充分展现了运河支流泗洪段的古老韵味与现代风采。
江苏·赣榆
在被誉为“黄海明珠”的连云港市赣榆区,系列活动以龙舟赛事为引擎,集“赛事、文化、旅游、民俗”于一体,让“传统”的龙舟赛事掀起“全新”的浪潮。在青口二道街文化街区,活动以龙元素为核心,精心打造传统与创新兼具的“龙潮喜市”文化市集、三龙传统体育文化非遗主题展区,从龙舟竞渡、龙狮欢腾、龙筝飞舞到极具创意的龙潮体验,集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在五一假期火爆“出圈”,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据了解,活动现场有近10万人观赛、参与文体旅活动,吸引20余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
山东·聊城
烟波浩淼的东昌湖上,一场龙舟与水城的“双向奔赴”奏响赓续传承的运河之歌。市民和游客在观赏龙舟比赛之余,领略聊城“水、古、文”的城市风采,体验“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绝美风光。河岸之上,东昌葫芦雕刻、聊城剪纸艺术、聊城牛筋腰带、东昌糖画、东昌毛笔制作技艺等非遗展示与非遗演出、主题风筝展、舞龙舞狮表演“动静”结合,带来一场龙舟文化和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的饕餮盛宴。在掀起水城夏日狂欢浪潮的同时,也拉开聊城体育旅游文化节的序幕。
湖南常德·柳叶湖
柳城争鸣,百舸争渡;荆楚水乡,千桨竞发。柳叶湖龙舟公开赛上,来自全国10省18个地市的31支龙舟队伍一展身手,奋勇破浪。活动期间,一系列丰富的小龙舟体验、研学游、特训营、龙舟WALK路线等活动,让每位游客沉浸式体验荆楚之地、水城共生的滨水活力。赛事期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暨环洞庭湖夏季文旅消费季活动同步开启,柳叶湖沙滩音乐节、鱼化龙仲夏夜之梦、环湖园博园文化创意秀、湖畔露营汇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柳叶湖文旅融合发展新玩法、新亮点、新气象。
山东·枣庄
活动期间,15支队伍、200余名运动健儿奋力划桨,让千年大运河再次动了起来。该活动以“行走千年大运河 踏上万里健康路”为主题,并同步配套“龙行大运”龙舟赛、风筝文化节、全民健身队伍展演等系列活动,形成城内城外龙腾古城的盛景。活动期间,冯家驴肉烹饪、泥沟青花布印染技艺、李氏根雕技艺、贡家老公鸡烹饪技艺、台儿庄缝制技艺、运河赵氏烙画、丝绒小鸟制作技艺、手工编织技艺、鲁南兰琪剪纸、台儿庄蚕丝被制作技艺、井氏咽喉疗法等兼具表演与手工技艺的非遗项目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当地居民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看、玩、吃、赏,“一条龙”体验枣庄龙舟文化。
江苏·兴化
每年端午期间,兴化地区“角黍馈遗”举行“龙舟竞渡”,不仅诉说着大运河的千年故事,更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深切缅怀。来自江苏省的12支代表队乘风破浪,演绎“龙舟飞舞,百舸争渡”的动感画卷,将端午的节日氛围拉满。除了龙舟竞渡,现场还有传统的非遗技艺展示——非遗糖画、面塑、结艺、农民画、泥塑等;摩托艇、桨板、冲浪板表演和惊险刺激的水上飞人等水上表演以及端午小游戏——端午投壶、“射五毒”、包粽子、汉服网红打卡等。水中扣人心弦的浪遏飞舟和岸上的热闹非凡的人间烟火遥相呼应,古韵今风交相辉映,令这场龙舟赛事化身为一场可赏可拍、可吃可逛、可品可感的“文体旅嘉年华”,为兴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向新活力。
天津
“龙腾津门36载,舟飞沽水两代人”。在素有“九河下梢”、运河之乡的天津,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龙舟选手在激情的呐喊声中同心奋力、振臂划桨,展现天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独特的城市魅力。活动共有36支代表队参赛,参赛运动员约500人,其中有来自50多个国家约100位在天津工作和学习的外籍运动员参赛。同时,龙舟赛将两岸群众聚集于海河之畔。主舞台区、主题文化展示墙、备赛区沿东岸一字排开,形成一条动静结合的时空长廊,讲述着龙舟文化从历史长河中走来进入赛区的点点滴滴,彰显着天津城市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格局气度,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火种。
从带动“全民健身”到促进“全域旅游”,
文体促旅释放消费潜力
随着各地龙舟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群众参与度、社会关注度不断高涨,这项全民健身赛事也不断“燃”出新高度新境界。伴随“跟着龙舟去旅行”渐成风潮,各地以“龙”元素为核心做足“文旅+”文章,将传统文化、在地体验、文旅消费等多元素聚合,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旅游IP,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到”“留的下”的文化体验。
让龙舟做到“可玩”“可看”“可游”,系列活动以传承中华悠远流长的龙文化、龙舟文化为出发点,与地方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深度融合,通过三龙活动丰富两岸市民的生活,通过体育赛事连通运河流域城市互动,通过文化挖掘丰富运河沿线城市地域内涵,创造集体育-文化-传播-产品相结合的生态空间,全力构建体育赋能、文化为媒、旅游带动的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激烈赛事燃动体育激情,这些根植于地方文化的群众体育赛事,成为观察城市活力的窗口,也把全民健身的活动传播开来。各站赛事举办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凤凰网、中华体育报、搜狐、网易、腾讯、中国旅游文化网等媒体均对赛事进行了新闻报道,其中天津站连续两天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央视网进行了深度专访。
△ 央视网采访天津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吴卫凤
2024年“行走大运河”—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一河十景串百城”专题页已于6月10日在央视网上线,围绕“一河十景串百城”,将全民龙舟赛事与地方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千舟竞渡、百城联动的文体旅盛景,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添活力和动能,短短两个月时间,活动专题页已覆盖全网用户1.5亿人次。伴随“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在各地举办,央视网首页焦点位、CCTV手机电视、中国互联网电视、央视网快手号等多终端多次强势推荐,截至目前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全网触达用户超7亿人次,获得广大网友一致好评,为赛事加油助威,点赞文化传承。
目前,这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仍在运河沿线八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8月17日,北京站即将在平谷区金海湖燃情开赛,届时,金海湖必将汇聚众多热情高涨的参赛者和观众,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与此同时,宁波、郑州、杭州、宜兴、天津等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彩的呈现,共同推动这场活动迈向新的高潮。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抓手,2024年“行走大运河—”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以龙舟为“媒”,在充分体现龙舟文化源远流长、龙舟竞技奋勇拼搏的同时,展现人文历史风貌、塑造城市文化符号、提振地域文化旅游,打造文体旅融合产业生态,全面激活市场消费潜力,协助地方文化、地域知名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